其實,歐洲議會早在2018年10月24日就以壓倒性投票通過了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新法令草案,在2021年之前禁止使用包含吸管、棉簽和一次性塑料盤及餐具等在內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歐洲議會同時將高輕質塑料袋和聚苯乙烯快餐盒都列入立法禁止使用范圍。
在我國,2019年12月31日通過了《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規定》,此規定要求自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它將若干年前的“限塑令”提升為“禁塑令”,開始為在中國全面禁塑打前戰。
2020 年1 月16 日,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其主要目標為到2020 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 年,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重點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隨著國家陸續出臺各項治理措施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生物降解塑料對傳統塑料制品有著廣闊的替代空間。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一方面,強化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撐。比如,加大對重點項目支持力度,落實好相關財稅政策,加大可循環、可降解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提升替代材料和產品性能。另一方面,健全制度標準、嚴格執法監督。同時,加強塑料污染治理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重點問題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強化考核和問責。
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約39.7億美元,至2024年有望達到103億美元,年均增速17%。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與消費國,特別是在應用最廣的塑料袋和地膜領域。據統計,我國每年塑料袋消耗量在70萬噸至80萬噸之間,農用地膜消耗量超過120萬噸,一旦實現大規模替代,將為生物可降解塑料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
根據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研究報告,2020年,預計全球生物降解材料需求總量將達到322萬噸左右,年均需求增長速度超過16%。
靈鴿科技可為可降解材料共混制造生產線提供智能化的可降解材料專用配料供料系統??商峁┮允е厥轿沽蠙C為核心,包括投料站,真空上料機,配料秤,儲料倉,切粒機,干燥機,成品倉,包裝稱等在內的降解塑料產線設備。
靈鴿科技專注計量配料26年,在塑料應用領域擁有豐富的計量配料生產線規劃及設計制造經驗。致力于為客戶打造高品質的精益加工解決方案。已為國內多家降解材料龍頭企業打造了定制化的降解材料共混制造生產線。靈鴿科技降解材料產線設備通過計量輸送系統實現每種物料按照配方配比自動連續計量后進入造粒設備的一體化智能生產,可以大幅減少人工、有效降低勞動強度、顯著改善車間環境、明顯降低能耗、著力解決物料分層、明顯改善下料不均、提升配方比例穩定及精準度等特點。